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

佳冬歷史聚落林立 客庄代表性景點/客家電視

【潘成旺 屏東佳冬】

屏東縣佳冬鄉在六堆中屬於左堆,也是台灣最南端的客家鄉鎮,當地有許多歷史聚落,東有縣定古蹟蕭家老屋及步月樓、西臨西隘門、南接楊家祖祠,北邊 則是羅家理學堂與湧泉池,周圍還有許多遺跡,這些歷史建物都受到政府的維護,相對於位在聚落核心的張阿丁宅,因為產權分散,導致不具備古蹟或歷史建物的身 分,整修只能靠地方自力救濟。

由民間自行修復的楊氏宗祠,去年完工後重新開門啟用,宗親高興地進入參觀,楊氏宗祠曾在民國84年間,因為拓寬馬路工程而面臨拆除命運,尤其是全台唯一的太極池更可能就此消失,經過縣政府與楊氏宗親的奔走,總算保住了楊家的精神象徵。

楊氏宗親 楊景謀(99.11.20):「今天這樣做好了,不只是楊家的事情,我們佳冬鄉我們客家文化,一個很寶貴的文化財保留下來。」

楊氏宗祠雖然只有80幾年的歷史,但是它具有典型客家祠堂建築特徵,前方太極池,更是台灣建築中所罕見,所以被列為縣定古蹟,但相對擁有百年以上 歷史的張阿丁宅,卻因年久失修,殘破的建築一直不受重視,想要維護還得靠地方四處奔走,所以地方居民希望將張阿丁宅列為歷史建物,讓公部門加以保存。

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許瑞君:「佳冬人來講,它是大家心裡情感的中心,在那個街角大家捉迷藏、跑來跑去,所以說其實在建築上以及地方居民的心裡,其實它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」

屏東縣文化處文化資產科長 曾龍陽:「我說價值是科學、文化、歷史、藝術四個價值面來說,但是被認定為文化資產,可能一時囊括了好幾個面向,歷史價值的功能性可能,會遠大於前面四個價值性。」

面對瀕臨坍塌邊緣的情感中心,地方居民希望政府及民間共同投入,搶救張阿丁宅的行動,就公部門的說法,張阿丁宅不是歷史建物,目前無法提供具體的協助,不過文化處也指出,但若產權所有人對於該建築有保存的集體共識,文化處將提供修復時的相關協助。

屏東縣文化處文化資產科長 曾龍陽:「第一個就是在技術上的協助,第二個就是,整個工法跟材料的選擇。」

居民表示,佳冬鄉是屏東的古蹟之鄉,保存著楊氏宗祠、蕭家古屋、蕭家洋樓等古蹟,有公部門的維護經費挹注,也有像張阿丁宅這樣岌岌可危的歷史建築 物,在地民眾也指出,目前張阿丁宅的產權,由張家後人、債權人及債權銀行共同持有,地方文史工作者估算,解決產權爭議的經費,須籌募200萬元左右,若地 方人士自力救濟,完成張阿丁宅修復工作,也將為被譽為古蹟之鄉的佳冬,再添一段佳話。  (2011-04-20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