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樑是房屋起造或整建過程中的大事,
曾美玲處長指出,具文化資產價值卻沒有文化資產身分,
整修工程費四百六十五萬元,於今年10月22日開工,
資料來源:(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)
09:30~ 09:40
|
佳冬火車站集合
|
09:40~12:00
|
佳冬下六根半日遊
楊氏宗祠→詩詞步道(漫遊冬根路)→西柵門→張阿丁商樓→蕭家洋樓→步月樓→敬字亭→啟南老街→左營伯公→榕樹伯公(六根公園)
|
12:00~13:00
|
午餐(在地風味手工粄條&古早味紅茶)
|
13:00~14:30
|
DIY客家粄
芋頭粄or鹹粄(當下午點心)
|
14:30~17:30
|
日軍登陸海線體驗單車行
榕樹伯公(六根公園)→佳冬火車站→蕭家農莊→海鷗公園→
番仔崙(乃木將軍登陸處)休息→維也納森林(沙灘)→葫蘆尾港(賴家村) →日本神社遺跡(7-11休息) →榕樹伯公(六根公園)
|
17:30
|
賦歸
|
08:20~08:30
|
枋寮火車站集合
|
08:30~09:20
|
車程(沿途解說牡丹社事件歷史)
|
09:20~10:10
|
車城鄉龜山
|
10:10~10:20
|
車程(沿途解說牡丹社事件歷史)
|
10:20~10:50
|
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
|
10:50~11:00
|
車程(沿途解說牡丹社事件歷史)
|
11:00~11:50
|
石門古戰場
|
11:50~12:00
|
車程(沿途解說牡丹社事件歷史)
|
12:00~12:30
|
佳德谷原住民植物生活教育園區(導覽)
|
12:30~13:30
|
午餐(原住民風味餐-排灣族祺拿福、山雞、時蔬)
|
13:30~14:40
|
DIY--花拓手作香芬包
DIY--天然紫草防蚊膏
|
14:40~14:50
|
車程(沿途解說恆春半島人文風情)
|
14:50~15:30
|
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
|
15:30~15:50
|
車程(沿途解說恆春半島人文風情)
|
15:50~16:40
|
恆春古城東門城
|
16:40~17:30
|
車程(沿途解說恆春半島人文風情)
|
17:30
|
枋寮火車站~~賦歸
|
楊氏宗祠
|
楊氏宗祠建成於日治大正12年(西元1923年),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四合院式客家建築,尤其宗祠前「太極兩儀池」,為全國唯一的宗祠風水景觀,源自易經的觀念,『無極生太極,太極生兩儀』陰陽兩極之間有活水相通,缺口正對祠堂門口,使彼此融為一體,
|
左堆客家詩詞步道
|
位於佳冬六根村冬根路老街,在舊有街景中置入客家詩句並融合了新台灣壁畫隊的創作,使老街跳脫傳統意象,令人耳目一新、驚喜連連。透過客家詩意在聚落空間的再現與表現,並以藝術創作改造聚落房舍門窗、牆面,不但強化了聚落空間元素,也豐富了客庄聚落的表情與視覺美感,並以聚落博物館的概念打造第一條六堆詩人漫步路徑,深化佳冬成為風韻猶存的客家聚落文化資產。
|
西柵門
|
又稱褒忠門,為安全防禦用途,建於清嘉慶16年(西元1811年),為當年佳冬六堆義勇軍保家衛國平民亂之重要隘口;為表彰客家義民義舉,其門楣中央「褒忠」二字為乾隆皇帝所頒於,柵門之對聯 「褒雍奧域」、「忠著閩邦」更深富族群和諧之意義。
|
張阿丁商樓
|
約創建於1910年代,張宅是佳冬唯一雙層的傳統臨街商樓建築,一樓為商用,二樓兼有居住及儲藏功能,顯示客庄居民對空間使用的勤儉與精確意涵,民國百年之初,因不堪歲月之摧折,自屋頂崩塌,經地方人士募款搶救,已獲得客委會撥款準備修復,期望再現風華。
|
日軍登陸處(枋寮番仔崙)
|
甲午戰後,清光緒21年(西元1895年)訂定馬關日軍第二師團由枋寮海岸登陸,沿海岸線北上攻打佳冬、東港,佳冬客家人因不願受日本人統治、組織鄉勇對抗日軍,是為六堆史上著名的步月樓戰役。
|
日本神社遺跡
|
位於台十七線佳冬農校附近天后宮旁,「鳥居」首先映入眼簾,即為神社之入口。神社約建於日治昭和10年(西元1935年),是日治時期日人駐台的信仰象徵,現況還可看見洗石子的拱橋、石燈座以及由水泥和石頭砌成的參拜殿,其地勢逐步上升,並設有鳥居2座,參拜殿前尚有小型鳥居一座,足見當時神社之規模之莊嚴。
|
恆春古城
|
恆春古城之興建,肇因於清同治十年(1871年)至十三年(1874年)間之牡丹社事件,清廷派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至臺灣辦理海防。事息之後,沈葆楨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奏請在琅嶠築城設官,且建議以車城南方十五里之猴洞,做為縣治之所在,命名為「恆春」,寓意其地四時皆春。
|
龜山
|
龜山位於射寮村西側,為一座海拔僅72公尺的小山丘。由於其山形酷似海龜從海面爬上岸後欲再轉身入海之狀而得名。龜山山頂視野開闊,除了可眺望本鄉四周美麗的田莊風光外,也可欣賞海上蔚藍奇景。
|
石門古戰場
|
沿199號縣道進入牡丹鄉,映入眼簾的就是壯麗的石門峽,兩山相對的石門天險,排灣語稱為macacukes,有相互支撐之意,另引申出抵禦外侮之意涵。這裡就是牡丹社及高士佛社排灣族原住民對抗日軍入侵的古戰場,寫下台灣近代史上著名的「牡丹社事件」。
|
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
|
1871年琉球船民遇颶風漂流至滿州八瑤灣(金滿州鄉九棚海岸),後誤入牡丹社其中54名遭原住民殺害,12人獲救,當時車城鄉村民楊友旺等協助遺體葬於雙溪口及避難,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軍攻台,日軍西鄉都督將琉球人之墓移至車城鄉統埔鄉現址,並依當時中日合約規定提出要求立碑紀念,於1904年設立「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」碑。民國七十一年三月「台灣遭難者目的改修等關係村協議會」再度重修如現況。
|
佳德谷原住民植物生活教育園區
|
「佳德谷」排灣語稱「gidaku」意思是「位於部落下方」,舊時隸屬於牡丹社,也是各部落族人聚集,交換意見的地方。佳德谷以牡丹原生、香草植物與蔬果栽培為主。
|
發車時間
|
佳冬到達時間
|
||
高雄→枋寮
|
01小時34分
|
||
屏東→枋寮
|
00小時59分
|
車種
|
車次
|
經由
|
發車站→終點站
|
高雄
開車時間 |
枋寮
到達時間 |
行駛時間
|
莒光
|
-
|
新左營→臺東
|
01小時20分
|
|||
自強
|
-
|
臺南→花蓮
|
01小時01分
|
|||
車種
|
車次
|
經由
|
發車站→終點站
|
屏東
開車時間 |
枋寮
到達時間 |
行駛時間
|
莒光
|
-
|
新左營→臺東
|
00小時51分
|
|||
自強
|
-
|
臺南→花蓮
|
00小時35分
|